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创设于2008年,历经十五届发展,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创新论坛。本届论坛主要聚焦后疫情时代及当前国际形势,围绕“开放的创新生态:创新与全球链接”主题,邀请全球政界高层、学界泰斗和商界精英,共话创新。
未来科学论坛是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专题论坛,聚焦科技前沿,交锋学术思想、传播科学真理,已经成为上海和国家科技创新的一张重要名片,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科技创新、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不仅是复旦大学连续第十年受邀承办未来科学论坛,更是首次把论坛办进了校园里。今年的主题聚焦“大科学”时代下的物理基础前沿,探讨“大科学装置与国际合作创新”。
探索原子核及亚核尺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是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重大基础研究难题。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开展基于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实验,比如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海建设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等。这些大科学装置的资源投入巨大,是基础科学前沿和高技术结合的制高点。
2023年9月12日上午,未来科学论坛:“大科学”时代下的物理基础前沿——大科学装置与国际合作创新,将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E1006报告厅举办,邀请多位国内外核物理、粒子物理、粒子加速器等领域的领军人物,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共同探讨如何依托国内外大科学装置,推动物理基础研究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2023浦江创新论坛——未来科学论坛
时间:9月12日8:30-12:00
地点: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E1006报告厅
主持人: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
开幕介绍
● 08:30-08:40
主旨演讲
● 08:40-09:55
演讲主题:依托惠州核科学装置的缪子研究前景
演讲人:詹文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演讲主题: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与国际合作
演讲人:赵振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核天体物理研究与国际合作
演讲人:梶野敏贵(Toshitaka Kajin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京大学教授、大爆炸宇宙学与元素起源国际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休息
● 09:55-10:15
主旨演讲
● 10:15-11:30
演讲主题:RHIC-STAR实验与中美国际合作
演讲人: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
演讲主题:LHC-ALICE实验与中欧国际合作
演讲人:卢西亚诺·穆萨(Luciano Musa),欧洲核子中心高级研究员、LHC-ALICE国际合作组前发言人
演讲主题:Belle实验与国际合作
演讲人:卡里姆·特拉贝尔西(Karim Trabelsi),法国IJC实验室研究员、Belle 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
互动对话
● 11:30-12:00
●围绕主题互动问答、圆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