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核物理中心
中心要闻 NEWS 查看更多
中心概况 ABOUT US 查看更多
核物理中心简介
复旦大学核物理中心由马余刚院士领导,现有职工22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A类(原国家杰青年)获得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B类(原国家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基金海外优青等多人。在读研究生约80人,博士后12名。 中心承担基金委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科学院先导专项等国家部委的重要科研项目。 中心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ALICE国际合作、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RHIC-STAR和sPHENIX国际合作、俄罗斯NICA国际合作、美国FRIB实验室的国际合作,同时基于国内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海光源伽马射线站以及锦屏地下实验室开展核物理相关实验研究。在反物质实验探测方面,首次观测到反超氚核、反氦4粒子,首次测量了反质子-反质子相互作用,精确测量正-反超氚核质量;在实验中首次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在实验上率先开展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测量;探究极端条件下的奇异核结构与衰变,原子核中奇特团簇结构;开展手征反常效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在手征信号和背景分析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索;开展重味物理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粲夸克强子化碎裂分支比普适性破缺;针对反物质原子核产生机制及自旋极化效应方面开展系统性理论研究;开展了相干康普顿散射光源与激光驱动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基于新型X射线光源,研究原子核系统的量子调控新机制等。研究成果先后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s Reports等学术期刊。
通知公告 NOTICES 查看更多
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查看更多